茗彩

媒體視角

詹純新:?逆境是檢驗企業品行的試金石

19/07.2013中聯

  而今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終于打破沉默,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不僅暢談了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艱辛,更表達了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中所獲得的喜悅。而在首度回應中聯三一同城競爭時表示,行業紛爭源自市場惡化和法律意識缺失,詹純新稱,將不再持“清者自清”的態度,而要“清者說清”,在適當時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長期以來的紛爭。“中聯重科在風口浪尖飄了半年多,面對不實報道,我們的態度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以后再面對這些事情,我們一定會積極為股東、為公司利益維權。”


  紛爭不斷折射法律意識淡薄


  一份興業證券針對包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在內的十家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的2012年度和2013年一季度主要財務指標分析數據顯示:2012年,行業合計營業收入下降10%,合計歸母凈利潤下降29.9%。今年一季度,合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5%,合計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5%。合計行業營業收入自去年一季度開始同比下滑,降幅在去年四季度達到**大的86.8%,隨后今年一季度收至55%。數據傳遞出這樣一種信息:行業營業收入同比降幅擴大、凈利潤同比降幅仍在高位,且利潤降幅持續高于收入降幅。


  已習慣于井噴市場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無疑正在遭遇前所未來的冬天———業績普遍下滑。從時間來看,這個已經歷近20年中國經濟增長黃金年代的行業,還是**一次經歷真正的冬天,盡管早在2008年,經濟寒流曾盤旋頭頂,但四萬億投資卻將寒冬變成火爆之夏,寒冬著陸時間推遲了整整四年。


  詹純新認為,企業在寒冬中業績下滑,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在快速發展中過于依賴于家門口生意的結果。黃金時代造就了一批規模躍居全球行業前茅的中國企業,但排名靠前并非證明中國企業全球競爭力也躍居行業前列。家門口生意減少了,企業效益也隨之縮水,甚至被打回原形。


  寒冬已至,銳減的國內市場加劇了企業對有限御寒食物的爭奪。三一與中聯之爭,即是在此背景下,愈爭愈烈。


  前不久,中國首例獨董調查報告出爐,這份針對某媒體刊發《三一恨別長沙 梁穩根的內心獨白》一文的獨董調查,首度公開了涉及中國兩大工程機械巨頭間三起間諜案、一起綁架未遂案和一起海關稽查案結果。報告指出,無證據顯示中聯重科參與炮制了2009年三一重工的間諜案,三一重工董事長之子被綁架未遂案和被海關稽查案與中聯重科或中聯重科員工無關。中聯重科獨董王志樂在公布調查結果時表示,公開真相是為“建設共贏市場環境”,“理性地面對市場競爭中發生的各種利益沖突”,為顧大局,甚至沒有公開指責制造和傳播謠言的施害者。


  多年以來,作為同城的行業巨頭,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之間的競爭,很多時候還是儒雅和彬彬有禮的。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詹純新,在個別媒體為“幫兇”惡語相加的時候,仍然認為只是對方一種情緒的發泄。但結果卻并非如他所愿,以至于不得不選擇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解決這場無盡的紛爭。說這番話實在是出于無奈,詹純新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受流言影響,中聯重科股票從十幾元跌到**低四塊多,中小股東損失300多億。


   對于與三一重工的同質競爭關系,詹純新認為,企業在同一城市生存,產品相似度高,有競爭是正常的。但任何紛爭都應該在規則和法律體系下來解決,失去理智的攻擊,是相關企業及媒體法律意識不成熟的表現。逆境,不僅分出企業經營管理和戰略的高下,也檢驗出企業品格的高下。


  詹純新認為,是競爭促進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成就了龍頭企業今日之地位。良性競爭,在產品市場能確保技術、市場和服務的持續進步和創新,在資本市場則有利于獲得更多外援并融入世界;但如果將競爭引向無序和不守規則,結果不僅傷及自己和對手,還可能危及行業在本土的生存。他認為,經過這一季凜冽寒冬的考驗,企業普遍犧牲了經營業績,但有利于將影響行業不良競爭的病毒去除。企業將以更成熟的心態來看待和規范競爭與發展,成為真正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理念的現代企業。


  詹純新表示,就像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首先確定其產品開發和制造的行業標準一樣,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要健康發展,同樣需要規劃和建立共守的競爭標準。以法律和正當手段維護競爭秩序,是中聯重科解決問題的不變原則。


??????? 產業集聚是城鎮化發展根本途徑


  詹純新說,城鎮化建設就是“把需要工作的人變成工作需要的人”,這也是中聯重科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企業和失地農民實現雙贏的**好詮釋。


  中聯重科是地處湖南的工程機械企業,成立于1992年,2000年在深圳證交所上市,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近年來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在產業布局上有意向城鎮推進,自長沙向西,在長達260多公里的延長線上,打造了一條平均每隔35公里就有一個工業園區的工業走廊。


  詹純新告訴記者,把產業集聚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抓手,符合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規律。雖然中聯重科在國際制造業處于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企業國際化并不意味企業產業基地一定要從中小城市向大型城市遷徙,盡管大城市有著對資源的聚集效應,在企業爆發式增長后,企業后續發展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對人員和土地的大量需求,大城市不能滿足對產業工人的大量需求,同時企業過度向大城市集中,會帶來交通、物流、能源、生活配套等一系列問題,讓城市公共服務系統不堪重負,而工業園區對土地的需求也迫使企業向農村擴張,尋求更為合理的成本攤薄。


  詹純新把將企業辦到城鎮,形象地比喻為企業下沉發展。他說,成熟企業下沉發展,實現了“建設一個園區,集聚一批企業,形成一片城鎮,繁榮一方經濟”,也很好地化解了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三大問題。


  一是成熟產業進入鄉鎮,農民就業機會更多、生活更穩定,與企業各得其所。與土地分離的農民,大多缺乏必要的技能,找不到固定的工作,而農民進入城鎮,接受培訓成為產業工人,素質提升、收入穩定、安居樂業;企業用地成本低,用工實現本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減少了人員流動性,提高了員工穩定性。


  此外,新型城鎮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建設所需資金不可能長期依賴土地出讓金和財政補貼,關鍵在于培育城鎮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企業進駐城鎮后,地方財政得到改善,使新型城鎮化建設具備了自我造血功能。有產業的反哺,新型城鎮化就會更有活力,更能持續。政府有了財力,就可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為城鎮居民提供均等的醫療、教育、養老、交通等公共服務,不斷改善民生。


  以服務業為主的城鎮服務體系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口和經濟繁榮。缺乏獨特資源和實業支撐,服務業難以發展。企業參與城鎮化建設,與當地服務業相互支撐、相得益彰。有穩定消費能力的人的聚集和城鎮環境的改善,為**三產業繁榮提供了需求,城鎮功能配套會進一步完善,有利于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有利于吸納更多農民就業。


 ??? 將國際化因子植入企業是為國際化


  在工程機械領域,中國軍團在國際化道路上從未停止過腳步。從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到徐工機械,塔尖上的巨頭們紛紛在國際市場跑馬圈地。從并購到建廠,不同的路徑,不同的走法,似乎也在決定著不同的結果,無意中彰顯出企業間戰略思維的差距和迥異風格。


  對于中國企業走國際化道路,詹純新的理解是,中國實現經濟轉型給一些行業既帶來機遇又帶來挑戰,企業適應調整積極應變,無疑是研發更好的技術、制造更好的產品和培育更具影響力的品牌,從而在更廣闊的地理空間獲得發展機會,這是中國企業以國際化化解發展危機的**好選擇。


  走出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之難,難在中外企業文化的差異、對國外人文環境的理解、對各國貿易壁壘的突破和缺乏國際化的人才。如果企業仍以中國式思維做國際化事情,走出去會障礙重重,海外并購也水土不服,結果是“走得出去”,“走不進去”。


  詹純新強調,中國企業要進入國際化,不僅產品要優秀,技術、管理、品牌,網絡渠道、思維和行為方式也都必須樣樣優秀。企業的借力發展不是靠挖幾位專家、開發幾項新技術就可以實現對跨國企業的追趕,而是要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企業戰略、文化、人才隊伍的國際化。資本市場不是錢的問題,并購的七七定律(70%的并購沒有實現期望的商業價值,70%失敗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揭示出,并購不是光用錢可以一下子解決的問題,而是一種基于制度、文化和價值觀對并購對象的駕馭能力。賺錢可以有捷徑,但是制度、文化和價值觀的培養需要持續不斷的積累,不僅要對自我嚴格約束,不破邊線,有時甚至還會以犧牲利益為代價。


  專注于工程機械裝備研發制造的中聯重科,2008年金融危機前收購了當時世界**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并且成功進行了整合。詹純新對此感慨頗多:并購成功受益于中聯重科遵從了五個基本原則,即:包容、共享、責任、規則、共舞。包容是用尊重理解和主動適應達成文化的融合;共享是成果風險共擔,打造利益的共同體;責任是用負責的行為贏得當地的尊敬,對員工負責,對企業的未來負責;規則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是建立規則、認同規則、遵守規則;共舞就是定好角色、定好流程各就各位,實現戰略上的統一,管理上的一體化,技術上的協同,市場上渠道共享和文化上的和諧。


  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走進去,競爭力要硬,這樣成功率才可能提高。競爭力不僅體現于產品理念和技術先進,質量精良、市場網絡發達,還在于具有國際化的企業文化、規則意識、法制意識和普世價值觀。 


  日本“小松”的國際化思路曾對中聯重科“出海”產生影響,但詹純新認為,中聯重科的國際化不是重走小松借船出海、依靠產品走向全球市場實現自然生長和進化的老路,而應是將國際化因子植入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催化下,在制度、管理、技術到文化和價值觀孕育成熟后,娩出新型國際化。他認為,跨國先行企業已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打開通道,國際交往和規則深入人心,如果中國企業國際化之路還停留在重復過去從猿到人式的進化,將永遠趕不上先行者的步伐;但如果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催化孕育,通過產品在全球市場穩健而具競爭力的覆蓋,來完成國際化企業的成人禮,中國企業將與國際企業站在同一時代起跑線上。


  目前,中聯重科已具有貼近國際化思維的一些特質,技術創新、管理、文化、體制和企業倡導的思維方式與奉行的行為準則,均具有貼近國際化的因子。這一方面源于中聯重科由科研院所改制而來,科研人員熟稔的數學、物理、材料、自動化等學科,是國際通用語言的一種,受此熏陶的人的思維方式與國際同行具有較高的契合度,這是一種有利于培育出國際化企業的因子。他認為,跨越首先需要在思維和價值觀上實現突破,中聯重科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彩88-入口 彩88-网址 彩88网 彩88_彩88茗彩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 山东体彩网(广东)公司